剪辑有绝对的感觉正确吗?
其实,剪辑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谜,因为它是一种主观的、艺术性的再创作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创意来剪辑出独特的风格。
在刚开始拿到素材的时候,剪辑师对片子有一个基本调调的判断,比如是快节奏还是比较平稳的风格,这些都是通过我们有经验的“感觉”做初步判断的。
而这种感觉其实就是通过重复训练,让大脑对剪辑各方面的手法以及技巧形成肌肉记忆,训练到一定程度,我们就能“凭感觉”剪辑了。
那么,如何通过训练实现这种能力呢?今天给大家分享3个小技巧~
一、引导观众的情绪
之前看到这样一个观点:优秀的剪辑往往不是剪辑这么简单,它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,还考虑人的视线效果、心理学知识等。
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,剪辑属于心理学的视听效应,剪辑中的心理依据是构建影片情绪感染力的重要支撑点。
苏联导演库里肖夫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:
他将俄国著名演员莫兹面无表情的视频分别与一碗汤、女孩尸体、美丽女人剪接在一起,并将这三段视频分别给三组人看。
有趣的是,第一组观众看出了莫兹饰演的饥饿,第二组观众感受到了莫兹的悲伤,第三组观众感受到了莫兹的对美色欲望,并且都表示莫兹的演技非常的棒。
这就是电影人都知道的「库里肖夫效应」。
独立的镜头是没有意义的,视频的含义是由观众来赋予的。
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剪辑师通过画面的巧妙衔接,景别关系,声音的辅助,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需求,让其跟着片子情绪走。
剪辑师要在注重整体节奏的基础上,细心处理好每个细节,以调整观众心理变化节奏,做到以下三个基本要求:
1、避免混乱;
2、转换协调;
3、省略不必要内容。
二、学会看素材
为什么“看素材”也算一种专业能力呢?
因为剪辑师观看影像的方式和观众不同,剪辑师是训练有素的观影者,在观看素材时他们常常会做三件事。
他们一边看素材一边会产生当即的情感反应;但他们同时也会做第二件事情,他们会留意自己的情感反应,普通观众通常只会享受情感反应,而剪辑师则会观察自己何时以及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反应;第三件事则是在剪辑尚未开始时,就开始想象素材拼接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。
剪辑师要在感受电影情感的同时默记下情感反应,再继续感受,这是需要刻意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的。
三、找准剪辑点
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,剪辑师是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镜头关系、叙事、节奏等专业问题的,在这种情况下,剪辑师需要凭感觉快速找准剪辑点完成剪辑,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的基本功,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剪辑师的感受和直觉,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素材并做出准确的判断。
如何在有限的素材里找到合适的剪辑点,以动作剪辑为例,和大家分享5条动作剪辑的黄金法则:
1、寻找剪切点的方法:画面的顶点。
2、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:动作以7:3连接;把两个动作连接成一个;有目的地重叠动作用以强调。
3、激烈的动作场面省略中间部分。
4、连接frame IN和frame OUT画面。
5、用暗镜头连接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。
剪辑是一门手艺,它不是靠纸上的文字和理论知识能够完全掌握的,而是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剪,需要正确的训练方法,去培养“感觉”,直观地感受到剪辑的魅力。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剪辑师,都应该时刻怀抱着学习和成长的心态,坚定地前行。
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款剪辑软件——云音分影宝软件,是一款集视频编辑、视频编辑和视频制作于一体的综合视频处理软件。它可以将现有的视频剪辑、音乐、图片和其他材料合成到视频文件中,并添加过渡、过渡、字幕、场景等效果。
云音分影宝软件特色功能:
(1)置入多种酷炫的视频特效,让我们的作品与众不同。
(2)创意无极限,操作简单易上手,即使是新手也能快速上手。
(3)剪辑、切割、合并、旋转、混合视频剪辑等多种功能,助你轻松打造精彩视频。
(4)拥有超过50种视觉和过渡效果,让你的视频更加生动有趣。
(5)可导入音乐并混合音乐曲目,为我们的视频增添动感和节奏。单击按钮记录旁白配音,为你的视频增添声音和情感。